7月25日下午6点,在奉节县兴隆镇蔬菜种植基地,一个头戴草帽的女孩弯着腰,一边用手臂抹汗水,一边挖土豆。她的衣服已经被汗水浸湿贴到背上,但动作依然麻利。
“她是来收购我们地里的洋芋(土豆)的,后面会加工成干洋芋片卖到全国各地。”蔬菜种植基地的老板张恒很欣赏眼前这个年轻人。“现在很少有年轻人能恁个吃苦了,何况还是女娃娃。”他说,他们去年因在县里开会相识,后来建立起合作关系,现在已经成了互相信任的伙伴。
▲年8月4日,李青(左二)参加中国建设银行爱心助农善融直播。受访者供图
张恒介绍,当地比较适合种植传统“三大坨”(土豆、红薯、玉米),但因为交通不便,每年村里种植的很多“三大坨”都被低效处理或浪费掉了,农民们也赚不到什么钱。“这个女娃娃的出现,不仅让我们的‘三大坨’有了更多销路,也让我们赚到了钱!”
张恒口中的女娃娃叫李青,是重庆夔门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也是一位年轻的返乡创业女青年。
“今天忙完我就要先把手头的事放一下,准备重庆乡村直播节的直播内容啰。”李青说,7月27日,她将来到重庆数字乡村直播基地主会场参加直播,为奉节腊肉、乡坛子、红薯粉等家乡土特产“打call”。
作为一名从奉节小镇走出来的“90后”年轻企业家,李青对电商直播带货农产品有着天然的优势和独到的见解。
▲年12月23日,李青(左一)在奉节县贫困户的脐橙基地收购脐橙。受访者供图
年1月,李青因疫情回到奉节老家,闲暇时便在朋友圈帮老乡推广销售脐橙。“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当农村电商的大好机会。”李青了解到,国家在三农方面不断释放好信号、发布好政策,这让她很有信心。见生意不错,李青干脆开了一家淘宝店。“本来只是想做个‘副业’,没想到越做越有起色,不仅帮很多农户增加了收入,我也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在两头不能兼顾的情况下,李青决定辞去北京年薪30万元的工作,于年3月自己成立公司,回乡专心卖农产品。
从锁定消费扶贫,获得国家贫困地区扶贫供应商认证,进驻“扶贫平台”(贫困地区网络销售平台),到现在建立起包括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推介、销售等在内的农产品全产业链,推动农产品销售从“卖原料”“卖产品”向“卖服务”转变,李青真正从“坐办公室的”城市白领变成了“下田坎”的农村电商,也带领乡亲们走上了一条更加宽阔的“康庄大道”。两年多时间,李青累计销售奉节脐橙、腊肉、乡坛子、红土米、橄榄油、巴薯粉匠、土鸡蛋、夔丹皮蛋、向杨月饼等奉节县农特产品万元。
作为新时代的创业女青年,李青还热心公益,尽己所能推动家乡发展,如斥资在兴隆镇荆竹村修建石林公园,为村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为奉节县长安土家族乡九年一贯制学校捐赠冰箱、书包、文具、体育用品等。年10月,她还作为“扶贫平台”的重庆地区优秀商家代表,在北京市供销集团总部,向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介绍了重庆特色农产品。
“其实有些人会问我,为撒子你们区县的一些农产品恁个贵?因为我们不能量产啊,都是用人工从山上送到山下,还要保证把土特产原原本本的滋味千里迢迢地送到你面前来,给大家最贴心的售后服务。”李青告诉记者,在明天的直播间,她将好好为大家“算一笔账”,也会把最好的农产品定到最低价格,绝对不让大家“吃亏”。
主编:商宇
审核:隆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