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各地在‘三社’融合中立足自身实际,探索不同的融合模式,实现基层供销社、专业合作社、信用社的三方共赢。”3月4日,由重庆日报与市供销合作社举办的为期4天的“三社”融合理论调研活动,在渝北区大盛镇圆满结束。调研团的专家纷纷为我市“三社”融合的改革创新举措点赞。
▲3月4日,年全市推进”三社“融合发展专题调研座谈会在渝北区大盛镇召开。本组图片由记者郑宇摄/视觉重庆
近年来,我市将推进“三社”融合发展作为全市农业农村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在“三社”如何提高农民生产组织化程度、提供农业生产性社会化服务、促进农产品流通、缓解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难题等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
截至年底,全市农村综合服务社总量达到个,行政村覆盖率达76%,服务“三农”的能力稳步提升,为我市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
▲渝北区统景镇江口村,规模化种植的柑橘产业带形成美丽的田园风光。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做好化肥等农资生产储备调运,促进保供稳价;开展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建设提升行动,建设县域集采集配中心;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完善省(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治理机制,稳妥化解风险等。这为接下来“三社”融合发展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为了总结我市推行“三社”融合的成绩和经验,梳理存在的不足,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3月1日,重庆日报与市供销合作社共同举办的“三社”融合理论调研活动正式启动。
4天时间里,由市社科院、市农科院、西南政法大学、西南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组成的调研组,深入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沙子镇、奉节县平安乡、长寿区双龙镇、渝北区大盛镇,实地探访重庆“三社”融合发展“密码”。
在沙子镇,专家团来到海拔米的莼菜基地,了解到当地将重点产业合作社以及沙子镇农商行的相关负责人,吸纳到镇供销社出任副主任。通过组织融合,带动了产业、服务、销售等的深度融合,有力推动了当地产业发展。
▲调研团专家在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沙子镇供销社,详细了解组织融合带动产业、服务等深度融合的情况。
在平安乡,大家深入考察了昌霖辣椒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夔门红辣椒加工厂,了解到在县供销社的出资入股下,乡供销社主任马泽超建起辣椒加工厂,发展起了“订单农业”,帮助当地椒农抵御市场风险。近年来,村民的辣椒收购保护价已从每斤0.7元提高到1.5元。
▲在奉节县平安乡,专家们与昌霖辣椒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交流劳务用工、辣椒产业发展等内容。
在双龙镇,当地供销社通过入股合作社的方式,将二者利益进行深度绑定,联结起了柑橘种植、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产品销售等环节,从而促进柑橘产业“抱团”壮大,这种模式得到专家团的肯定。
▲调研团专家们走进长寿区双龙镇天堂村小桔人专业合作社的血橙园,实地调研供销社参股专业合作社的具体做法。
而大盛镇则推行了“一社三部”的改革创新模式。镇里通过组建村级生产互助农业股份合作社,下设生产合作、供销合作、资金互助三部,将生产、流通、信用三大要素融合起来,配套财政资金,充分盘活了闲置土地资源,发展起了柑橘、桃子等经果林,还依托5G网络实现了果园无人化管理。
▲渝北区大盛镇盛铭供销合作社,专家们了解当地发展柑橘产业,并依托5G网络实现果园无人化管理的情况。
▲在渝北区大盛镇,村民向调研团专家高静介绍盛铭供销合作社带动农户增收的情况。
回顾4天的调研活动,重庆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智库建设处处长卢向虎说:“法无定法,重庆各地在推动‘三社’融合过程中,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模式虽不同,但都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尤其是作为桥梁、纽带的供销社积极主动作为,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一手牵着合作社,一手拉着信用社,在‘三社’融合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值得肯定。”
》》相关链接
“三社”融合理论调研专家团成员介绍
▲唐丽桂。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农经所政策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特邀研究员,主要研究农村改革与政策、产业经济等领域。
工作以来,主持参与项目近项,参与编撰著作3部,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撰写决策建议获得市领导批示4项,获得省部级奖项1项。
▲高静。
西南大学教授,巴渝青年学者,西南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研究员。
主要从事乡村产业振兴,乡村创业以及集体经济的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其余省部级20余项,发表学术性论文50多篇,8篇资政建议获得省部级领导批示采纳,获得省部级奖励4项。
▲卢向虎。
重庆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智库建设处处长,研究员,管理学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经所博士后,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长期从事农业经济政策、区域经济政策研究。在《中国农村经济》《农业经济问题》等国家级重要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5部,近三年撰写的咨政研究成果十余篇获得重庆市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市委常委、副市长批示。
▲肖忠意。
西南政法大学国际贸易陆海新通道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民建中央财金委委员。
主持参与国家及省部级课题20余项,长期从事金融政策和风险治理领域理论研究,形成专业学术和智库成果余篇。
▲赖朝树。
重庆日报高级记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