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不了解得政策有人解答了,想反映的事情有人听了,难办的事情有人办了,做好群众的领路人、知心人、贴心人,基层干部以看得见的变化回应群众期盼,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明显提升。
从“坐办公室”到“走村串巷”,基层工作要做群众的领路人。
对基层而言,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所有的工作都在基层落实,所以,走村串巷是工作的常态。哪里任务险重,哪里就有干部值守。在道路安全、防火防汛、企业生产、疫情防控,大大小小的地方,基层干部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搞服务、解难题,落实各项措施,做好群众工作。“纸上学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基层虽然工作繁杂,却不是只读文件,只填表格,是挨家挨户走访,通过实地的工作来深入群众,用扎扎实实的落实替代了轰轰烈烈的形式。
从“胡搅蛮缠”到“和蔼可亲”。基层工作要做群众的知心人。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在基层工作中,大多数工作直接与群众挂钩,需要直接沟通交流,耐心细致做好群众工作,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及时解疑释惑,纾解焦虑情绪,才能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里去。基层工作要听得群众的“骂声”,注意从群众的牢骚话、风凉话、埋怨话中听出真正的心声和诉求,发现问题,办好实事。
从“周末双休”变成“随叫随到”,基层工作要做群众的贴心人。
拒绝喊口号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工作规则虽然是固定的,但在执行方面要充分从群众的角度出发,与群众心贴心,肩并肩,紧盯群众需求。群众不便来,那便我们去,合理化的上门服务、上门办证,你扫我变成我扫你,都是人性化政务服务的体现。奋楫笃行,臻于至善;行而不辍,履践致远。当好人民群众的知心人,我们才能把人民拥不拥护、赞不赞成、答不答应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才能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人民至上的为民情怀。俗话说的好,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群众的夸奖,对于基层的干部而言,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用实际说话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
来源/作者:奉节县吐祥镇人民政府周秋镕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