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世纪中期,绚丽辉煌的大唐王朝在安史之乱的战火中轰然倒塌。尽管只用了八年的时间,叛乱得到平息、两京得以收复,但是这种表面胜利,并不能掩饰平乱过程中的各种妥协姑息,以及此后漫长重建过程中,强藩占地为王各自为政的历史现实。
中唐以来形成的藩镇割据局面,绵延了二百年之久。中央朝廷和地方藩镇之间、藩镇与藩镇之间的勾心斗角、你争我夺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即便唐王朝最终解体,随之而起的五代十国政权,不过是这种藩镇割据的延续。在陈桥兵变后,取后周政权而代之的大宋赵匡胤,不过是这数百年间数百位幸运掌了权的地方军阀之一,或许用不了很久,赵家又会被另一位幸运者取而代之,重蹈许多前辈的覆辙。
五代后期形势图如何结束这种频繁取而代之的历史循环,如何摆脱被地方军阀以下克上的被动局面,就成为了宋初统治者亟需破解的难题。
重组地方行政体系,是宋代集权于中央的最重要步骤之一。自秦统一天下分三十六郡以来,郡县制是地方行政的基础制度,数十郡或者数百郡统辖千余个县;此后在郡之上又设立州一级政区统辖郡,形成州-郡-县这样的三级制。
改造州一级的高层政区(唐代的节度使大体相当于汉代的州,但比州的管辖权力更大),就成为再造地方行政的关键之步。
宋初朝廷先以“杯酒释兵权”等方式,革除了藩将的实权,节度使成为空衔,不理州事,各州直属中央。然后再将全国的州一级的政区(包括府、军、监等)划分为若干区域,每一区域设转运使负责征收和转输各地的财赋。
北宋疆域图转运使的工作主要和运输相关,就与交通路线关系紧密,因此,宋代转运使的管辖区域就被称为“路”。“路”在宋代地方行政体系里面,地位就相当于过去州一级政区,属于统县的高层政区。
随着制度的运转,路的长官--转运使,权力逐渐有扩大的趋势,兼及“边防、盗贼、刑讼、金谷、按廉之任”,越来越像过去的郡守、州牧、节度使那样形成大权在握的一方诸侯。其实这在地方行政工作中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高度敏感的宋代统治者很快就意识到了这个严重的问题,果断出手制止趋势进一步发展。宋真宗时期(年--年),增设了提点刑狱使。总揽一路的司法和监察;增设安抚使,主持一路的地方军事;增设提举常平使,主管一路的储备粮食平抑物价。而旧有的转运使专理一路的财赋和民政。
这样在地方的最高政区这一层面,一官独大的局面被打破,而是形成了四个地方长官分管一地事务的格局。转运使(简称漕司)、提点刑狱使(简称宪司)、安抚使(简称帅司)和提举常平使(简称仓司),总称为监司。四个长官各管各的事务,互不关涉。郡守、节度使那样权力集中的局面就很难再现,诸侯割据的历史极难复活。
四个监司各自管辖的区域并不完全一致,由于转运使负责地方民政,所以其辖下的区域--路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所以提到宋代的政区,通常指的就是转运使负责的路。
刑狱使在宋代地方管理体系中专管司法北宋一代,路制不断完善,年(至道三年)分天下为十五路;年(咸平四年),分西川路为益州路和利州路,分峡路为夔州路和梓州路(合称川峡四路,“四川”即是“川峡四路”的简称);此后,又经历了十八路、二十三路、二十六路不同阶段。整个北宋,以二十三路体制最为稳固。
京畿路,治所在陈留(今开封市陈留),辖首都开封附近区域;
京西南路,治所在襄州(今湖北襄阳市),辖今天河南、湖北、陕西三省相邻区域;
京西北路,治所在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市),辖今河南省西部;
京东东路,治所在青州(今山东青州市),辖今天山东省泰山以北以东地区和江苏宿迁地区;
京东西路,治所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市),辖今天山东泰山以西以南和江苏徐州地区;
河北东路,治所在大名府(今河北大名县),辖河北省南部、天津市南部和山东省聊城、惠民地区;
河北西路,治所在真定府(今河北定州市),辖今天河北省西部和河南省黄河以北地区;
河东路,治所在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市),辖今天山西省除涑水河流域以外及陕西府谷、神木、佳县地区;
永兴军路,治所在京兆府(今西安市),辖今天陕西北部及甘肃东北部地区;
秦凤路,治所在秦州(今甘肃天水市),辖今天关中西部、宁夏同心以南及青海湟源以东地区;
宋代政区图淮南东路,治所在扬州(今江苏扬州市),辖今天安徽淮河以北以及淮南以东至海的江淮地区;
淮南西路,治所在寿州(今安徽凤台县),辖今天河南光山、湖北黄陂以东,安徽池河、滁河以西;
两浙路,治所在杭州(今杭州市),辖今天浙江省和江苏大茅山以东的江南地区;
江南东路,治所在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辖今天江苏大茅山以西和皖南地区以及江西鄱阳湖以东地区;
江南西路,治所在洪州(今江西南昌),辖今天鄱阳湖以东外的江西全省;
荆湖南路,治所在潭州(今湖南长沙市),辖今天湖南全省;
荆湖北路,治所在江陵府(今湖北荆州市),辖今天湖北宜城、京山以南,始建、鹤峰以东大部分地区;
北宋两浙路治所杭州城地图成都府路,治所在成都府(今四川成都市),辖今天四川省江油、绵阳以西地区;
梓州路,治所在梓州(今天四川三台县),辖今天四川盐亭以南,邻水以西,资阳以东和贵州西部地区;
利州路,治所在兴元府(今陕西汉中市),辖今天陕西秦岭以南,四川梓潼以北地区;
夔州路,治所在夔州(今重庆奉节县),辖今天重庆大部分地区和贵州省东部;
福建路,治所在福州(今福建福州),辖今天福建省;
广南东路,治所在广州(今广东广州市),辖今天除雷州半岛以外的广东省;
广南西路,治所在桂州(今广西桂林市),辖今天广西、海南省和雷州半岛。
南宋疆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