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节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陕西这个三国古地撤县设市,新名字却被人民 [复制链接]

1#

三国时期,历史短暂,但是风云激荡,对我国历史发展形成了重大的影响。

尤其是随着《三国演义》的传播,这段历史在中国的社会影响深远。

而这段历史留下的众多遗迹也至今受到瞩目。

勉县便是其一。

三国著名战场--勉县

很多人没听过勉县,但是说起历史文化名城汉中,很多人就知道。勉县则是陕西省汉中市辖县。

它位于陕西省南部,汉中盆地西端,北依秦岭,南靠巴山。

它历史文化悠久,也是三国时期的著名战场。

《三国志》中记载的勉县地域名称,就有定军山、古阳平关、黄沙镇等处。

例如定军山。

定军山属大巴山脉,隆起秀峰十二座,号称“十二连峰”,绵延十多公里。主峰定军山为最高处,海拔米。

定军山南麓,有一个天然锅底形的大洼地,周长1.5千米,是三国时被称为“可屯万兵”的仰天洼。

公元年,刘备率军在定军山扎营,与曹军大将夏侯渊对峙。

随后,刘备派黄忠攻打曹军,在定军山下刀劈夏侯渊、益州刺史赵颙等人,曹军丧失主帅而溃败。

刘备与曹操在军事重地汉中胶着多年,此次定军山之战则成为关键性一役,明显扭转了局势。

定军山也由此名声大噪。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电影--京剧《定军山》,就是以此战为主题内容。

黄忠病逝后葬于定军山下。在清代,由刘源迁葬成都鸡矢树。

蜀相诸葛亮,也在定军山留下了身影足迹。

他在定军山下设“督军坛”,大布“八阵图”,制木牛流马。

根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的记载,诸葛亮在五丈原临终前,遗命:

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

因而定军山下建有武侯墓。墓的方向为头西脚东,寓意诸葛亮“永怀西蜀,不忘北伐,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夙愿。

诸葛亮去世后,蜀国军民百姓无不为之恸哭,祭祀悼念。

鉴于此,后主刘禅接受众臣建议,破除礼制,为诸葛亮修庙建祠,“以表武侯功德,而千秋祭祀”,上慰英灵,下安百姓,以维护礼秩,巩固政权。

刘禅在蜀汉景耀六年(公元年)下诏“因近其墓,立庙于沔阳”。同时规定:立庙之后“凡亲属、臣吏、百姓等赐祭、供奉”,“皆限至庙,断其私祭,以崇正礼”。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五诸葛亮传》对此记载:“景耀六年春,诏为亮立庙于沔阳。”

沔阳是勉县的古称。

诸葛亮死后,全国有多处疑塚、武侯祠,至今争议不休。

但是,勉县武侯祠是皇帝下诏修建也是中国最早的武侯祠。因而有“天下第一武侯祠”之称。

此后,在这里祭祀、凭吊武侯诸葛亮的节礼一直传承延续。

南宋学者孙应时写有《定军山叹》。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在《游诸葛武侯书台》中写道:

沔阳道中草离离,卧龙往矣空遗祠。┅┅定军山前寒食路,至今人祠丞相墓。

定军山临近古阳平关,也是古栈道中的陈仓古道与金牛道的交汇之地。

做为一个战略要塞,定军山的地位和影响力在后世延续。

《沔县新志》记载:南宋绍兴三年(年),金人陷洋州(今洋县)、逼兴元(今汉中),宋将刘子羽邀吴玠同守定军山。

所以,古代有“得定军山则得汉中,得汉中则定天下”之说。

三国名将马超之墓,也在勉县。

清乾隆时,兵部侍郎兼副都御史、陕西巡抚毕沅为其题写隶书“汉征西将军马公超墓”。

民国时期,冯玉祥将军在马超祠前竖碑一通,上面书写:“千古英名基事汉,一篇遗疏痛仇曹。”

如今的马超墓、祠,占地二十余亩,是人文旅游古迹。

勉县撤县设市准备的新名字

从两汉三国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之地,勉县重新出征,不断发展,发生了历史剧变。

多年前,勉县就在积极推进撤县设市的工作。

如果撤县设市成功,政区名称叫什么呢?

为此,勉县撤县设市领导小组办公室特意面向全社会,开展了撤县设市城市名称征集活动。征集时间是年7月1日至7月10日。

最后的结果,主要集中在几个名称上。

其一,定军山市。

定军山是勉县的著名山峰,而且是三国时期的著名古战场,也是省级风景名胜区。

定军山一带,地处中国南北分界线—秦淮线,四季分明、气候温润,因而物产丰饶。

当地曾出产“军山狐(狸)”。黄白相间,杂以黑斑,尾巴带有“天”字纹者为最名贵,曾是贡品。

此地也出产茶叶。以“定军茗眉”为代表的“定军牌”系列名茶,具有独特品质。

可以说,定军山是勉县的标志性名片。也是撤县设市呼声最高的城市名称。

其二,武侯市。

勉县武侯祠有“天下第一武侯祠”之称,而且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武侯祠内文物丰富,匾联层层、碑碣林立,有历代石碑90余通、名人字画余幅,其中包括南宋嘉定皇帝亲笔御书的“忠贯云霄”金匾。

除了文物、古建筑外,还有汉柏、汉桂、旱莲、银杏等古树名木。其中汉柏据测定树龄在年以上。

其三,诸葛市。

三国蜀相诸葛亮,在勉县留下了诸多身影足迹。

其四,三国市。

勉县是三国时期的著名古战场。

但是,除了定军山市,其他几个名称不太合适。

三国时期,在很多地方留有遗迹,比勉县出名的地方很多,“三国市”这个帽子给勉县戴,太大。

诸葛亮一生的活动足迹很多,在勉县只度过了一段时光而已。如果把勉县叫“诸葛市”,其它地方肯定有意见,尤其是诸葛亮的出生地。

诸葛亮被称为武侯,全国很多地方都建有武侯祠,例如蜀汉国都的四川省成都市,诸葛亮六出祁山(今岐山县蔡家坡镇)驻兵地、病卒地五丈原的陕西省岐山县,以及甘肃省礼县、云南省保山市、重庆市奉节县、湖北省襄阳市、四川省凉山州等地都有武侯祠。

成都武侯祠

武侯市,如同诸葛市、三国市,不能由某一地专有。

因而,勉县改称定军山市,似乎已是众望所归、顺理成章。

然而,意外发生了。

就在勉县向全社会开展征名活动结束后12天的7月22日,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了一篇文章。

这篇题为《改地名不能改丢了“血脉”》的文章,剑指勉县改名之事。

文章中举了个反面例子,例如将徽州改为黄山市,虽然利于旅游经济发展,但是终结了具有厚重历史价值的地名“徽州”,失去了长远的社会效益和文化价值。

也举了正面榜样,例如四川省达县改为达州市、彭县改为彭州市、崇庆县改为崇州市,延续了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

文中也明确建议,放弃只顾“旅游经济”的思路,用勉县古代的名称沔县、沔州、沔阳,甚至退而求其次称“勉州市”,都比“定军山市”好得多。

《人民日报》是中国第一大报,人民网是其线上平台,其影响力不言自明。

这篇文章主旨明确,无疑是给“定军山市”当头泼了一盆冷水。

而且这篇文章的建议也有一定道理。

自古至今,勉县境内有汉水(即汉江)的上游流经,这一段河流被称为沔水。它东经褒城,吸纳褒水,开始称为汉水。

沔(miǎn,音勉),本意是形容水流满溢。如“沔沔”,形容水满而荡漾的样子。

《诗经小雅沔水》中有“沔彼流水,其流汤汤”的诗句。

古人有“山南水北谓之阳”的惯例,勉县一带在沔水之阳(北),因而被称为沔阳。

西汉时的汉中郡的治所,在沔阳(位于今勉县东旧州铺)。也即这里是汉中郡的政治中心。

此后,勉县一带称为沔州、沔县。

因为“沔”字生僻难认,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将“沔县”改为同音的“勉县”。

此后,勉县定名至今。

人民网此文一出,对“定军山市”热情似火、如痴如醉的人们逐渐冷静了下来。

同时,对于勉县撤县设市的新名称,在社会上引发了很大的争议。

至今,国家尚未正式批复勉县撤县设市。至于撤县设市后的新名称,也就悬而未决。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