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节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镇南关设置历史研究 [复制链接]

1#

通过细致、诸多的实地考察与考古、史书研究,还镇南关一个如何设置的历史真相。

在中国,历史上起名为“镇南关”的古关,比较有名的大略有六座:其一,在广西凭祥市今友谊关。凭祥镇南关的关名,在史书上记载极多,散见于众多明清以来的古籍中。其二,在今北京昌平区东南沙河镇,辛力庄古燕州遗址的西南,隋唐时期有镇南关一座,明代著名小说家罗贯中(年—年)著的《隋唐两朝志传》,对唐代悍将薛仁贵在此关东征,有精彩描述。其三,在今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南。史籍见于清·顾祖禹编撰的《读史方舆纪要》卷一百八·广西三·梧州府·苍梧县附郭的条目里:“镇南关在府南火山上”。其四,在今云南省楚雄市南华县。史籍见于清·顾祖禹编撰的《读史方舆纪要》卷一百十六·云南四·楚雄府的条目里:“州境又有镇南关巡司”。其五,在今福建省厦门市。见于清·周凯编撰的《厦门志》卷四·防海略·炮台的条目里:“瞭望:白石头、高崎、五通、镇南关……。”晚明,民族英雄郑成功曾在此关,指挥收复台湾。清·陈衍纂輯的《台湾通纪》卷一:有“成功陈兵自镇南关起,依山布阵,甲兵数万。”的记载。其六,在今福建西部山区,武夷山脉南段的连城县,《连城县志(康熙本卷一·历年纪)》载:明·嘉靖三十二年(年),“署印推官郑信修文庙圣贤牌龛,建镇南关。”

除广西凭祥的镇南关(今名友谊关)外,其余五关,都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当然,其他的“镇南关”称谓,在中国的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也应该还有,只不过名不见经传而已。下文的“镇南关”,除非专门特指,所述都为广西凭祥历史的“镇南关”。由于历史上对“镇南关”设置的记载并不充分,致使史学家、研究者各有论断。笔者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因工作关系,得以涉猎与探究镇南关的历史,并收集了一些镇南关史料,进行过初步的思考,现结合新的材料,整理成文,得以抛砖引玉,以便方家进一步深入探讨。

关于镇南关沿革的表述,古今各有简繁,一般来说,时间越后,论述得越充分。“镇南关”的沿革析名,最初出自:《明史》卷四十五·志第二十一的地理六,广西太平府凭祥州条:“(凭祥州)又南,有镇南关,一名大南关,即界首关也。”该书为清代康熙十八年(年),开始纂修,于乾隆四年(年)由张廷玉(年-年)最后定稿,进呈刊刻。其后,对于镇南关的沿革,就不断见于各类叙述、分析、研究等,中越两国边境史料、文章及论著上。

晚清以前,对镇南关析名,比较有名的是:晚清的广西封疆大吏徐延旭。徐延旭(?-年),清末将领,年,升任广西布*使,年10月任广西巡抚,驻*越南谅山,为东线清*北宁前敌指挥。年中法战争时,徐延旭率部驻守越南北宁城区,曾六次上疏请战,但因备战不力,指挥调度无能,致使当年3月,法*三路进攻北宁时,清*不战而溃。后被革职,解京入狱,判斩监侯。后改为充**,未离京即病死。徐延旭在《越南辑略》卷1,以《中越交界各隘卡》章节,来专述以镇南关为中心的历史沿革:“镇彝(夷)关旧名鸡陵,今名镇南。……系广西入越南之路。”但这个析名,作为中法战争清*前期的前线指挥官,对前线的地理情况,如此的不了解,也是最不靠谱的。

中华民国,由于国家处在救亡图存的非常时期,镇南关因镇南关大捷这一振奋人心的历史事件,为国人所熟知。成书于民国时期的《清史稿》(志·四十八),是这样描述镇南关的:“镇南关,一曰界首关,越南入境第一门户也。有左、右辅山砲台。东受降城、北平南关、南由隘南关、西南咘沙卡有汛。”(作者,赵尔巽年-年)

在现代与当代的辞书、书籍及文章中,一般对镇南关的析名,可以归为两类,一类以《中国历史地名辞典》为代表,其在镇南关一条中,仅称“一名大南关”,或多加一个“界首关”。另一类由臧励龢先生等编《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和王逊志先生著的《广西边防纪要》则称:镇南关“原名鸡陵关,一名大南关,又名界首关。明朝永乐间更名镇夷关,清初改名镇南关”。刘华训先生编著的《中国名关》一书(年文汇出版社),友谊关条目中,有这样描述:“镇南关,明洪武年间(年-年)置,一称大南关,又名界首关、鸡陵关、永乐六年()曾称镇夷关。”

年,李家发先生在《广西地方志》期刊同年第4期,发表了题为“友谊关古关名辨正”的研究文章,文章通过对其所掌握的史料研究,否定了鸡陵关、镇夷关为镇南关的说法,结论认为:①镇南关的别名“大南关”是因其“关前隘,隘北有三山如品字,曰小南关”(语出“甲申越南战事杂记”·清朝遗老李岳瑞撰),与之相对应而得“大南关”之名;②历史上有“界首”之称,并无“界首关”其名;③友谊关初名“咘村关”,于明代中期改称镇南关。

年,廖子良先生在《广西文史》同年第2期(总第54期)发表了题为“广西古代驿道和关隘”的研究性文章,其中,镇南关描述为:“友谊关始筑于汉,原名雍鸡关;明洪武元年(年)改名鸡陵关,或称大南关、界首关。明永乐五年(年)改名镇夷关。宣德至嘉靖(年-年)间改为镇南关,简称南关,年改名睦南关,年改称今名。”

目前,历史与现状对“镇南关”沿革析名的研究,大致如此。笔者认为,要真实地探究“镇南关”沿革,解析“镇南关”设置的来历,还要从历史的地理环境,当时的社会、*治、*事因素,所发生的历史重大事件,这几方面着手,才能真正地理清头绪,解开镇南关在设置上,所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

要理清镇南关设置的各种关系,就有必须要回到,秦皇汉武大统一的这个原点:约战国前后时期,在广西大部分地区,出现了西瓯、骆越两大部落(或称方国)集团,相对统一的格局。因而,秦始皇在统一岭南时,先后发动了三次战争,战争历时七年。其*事力量,主要是来对付这两大集团的,战争在广西打了六年之久。秦*以“伏尸流血数十万”(《淮南子·人间训》)的代价,先后打败了西瓯、骆越及瓯雒部落(或称方国)集团,才能统一岭南地区,设立南海、桂林、象郡三郡。其后,赵佗(约公元前年—公元前年)借秦末内乱,统一了上述三郡,并建立了南越国。西汉时期,汉武帝刘彻(前年-前87年)发动了灭南越国的战争。

汉武帝灭南越后,在今广西的大部分地区,设郁林郡、苍梧郡、合浦郡,在郁林郡分置十二个县,今广西大部分地区为“郁林郡,故秦桂林郡,属尉佗。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年)开,更名。”(《汉书·地理志》东汉·班固)其中,郁林郡的雍鸡县,管辖着左江上游水域能达到的所有地区,包括今龙州、宁明、凭祥、大新、靖西上游,今天的越南谅山与高平地区。

据笔者实地走访与地图查阅:①龙州水口河溯江而上,可直达水尾高平,高平往南、往西,皆为高山;②现在的左江、丽江、明江三江口(汉城遗址所在地),由明江溯江而上,可直达古思陵州(今宁明县寺浪乡思陵村)水尾,再接今越南的高绿县,该县为越南谅山奇穷河东支流上游,再往东南走,有高山阻隔,往西南走,有平缓地带与水路直通谅山;③由龙州溯平而河而上,为奇穷河,可直达谅山,谅山以南约30多公里,就是史书上频频出现,大名鼎鼎的鸡陵关遗址(今越南称之为“芝灵关”),笔者于年曾亲往调查,关的遗址还在。再由此穿越几座丘陵,往南便是一马平川,可达交趾郡城(今越南附近河内)。

镇南关历史关键节点地名示意图

《易·坎》说:“王公设险,以守其国。险之时,用,大矣哉!”依据鸡陵关所处的地理位置,鸡陵关汉代当时守的是,左江上游明江、平而河、水口河水尾一带的山脉河川土地,而不是守红河三角洲的湿地海川土地。这说明,鸡陵关是左江水域上游地区(含上游的部分越南地区),唯一对接越南红河三角洲冲积平原的平缓通道,在汉代之时,红河三角洲依然是以舟代步的水网丰富的地区。在此设关置卫,应是秦汉*事上的首选。近代的中法战争期间,清*为阻止法*的进攻,也曾组织大批*队在此集结。中法战争后,晚清中法勘界期间,晚清*府曾试图通过谈判收回这片土地,但终因法方持强反对而没能成功。

无独有偶,这一左江上游地区,正好也是壮族语系(越南现在称之为岱族与侬族)民族聚居的地区,在今天的越南,过了左江水尾,就不再有岱族与侬族语的族群了。

据近年广西考古调查发现,正是左江上游的明江与龙州丽江汇合口的舍巴村,地名叫“庭城”二级台地上,发现了汉代的城址。目前庭城遗址共开挖探方17个,探方总面积约平方米。探方底部为生土层,局部有软泥,最深处约2米。

城池遗迹位于探方中部偏东,城墙遗迹总长约30米,高出探方底部约0.3米。汉代遗存包括晚期和早起两个时代的堆积单位,遗物可分为陶、石、金属制品等三类。陶制品包括瓦片、网坠、铺首、瓦当、方格纹戳记陶片、米字纹陶片等。瓦片分为筒瓦和板瓦,瓦外侧纹饰多为弦纹和绳纹,内侧纹饰为麻点凸起。网坠为有凹槽的捆绑型网坠。铺首,画面为一兽面形象。瓦当,仅见四分之一,纹饰为云树纹。方格纹戳记陶片,有方形戳记。金属品为铁铤与铜镞各一个。出土的建筑材料等级非常之高,瓦当直径有18厘米宽,这与雍鸡县治,应有很大的联系。当然,庭城遗址的文化遗存,还包括唐代遗存及新石器晚期遗存。说明它承传与递进关系。

龙州庭城遗址大量的汉代瓦的残片

由上述可见,当时的凭祥一带,虽与雍鸡县一样,是汉代郁林郡西南边县的属地,但就雍鸡县而言,现在的友谊关地理位置,还是地处雍鸡县的地理中心范围,没有设关的必要与可能。所以,《汉书·地理志》(东汉·班固)载:“雍鸡(县)有关”的“关”,当指此“鸡陵关”无疑。

今越南谅山芝灵县芝灵关(古称鸡陵关)

秦汉以后,历朝中央*府对岭南西南部区域,包括左江流域地区的统治,大多采取的羁縻制度管理的*策,甚至于广西边境州府与交阯(安南)边界领土之争,都视为“蛮夷相争,自古有之”(《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四十七)。宋朝以后的历朝中央*府,虽有交趾属于内地,是迟早要统一的想法,但由于①北方边事的影响、②朝代的离乱更迭、③自身不可避免的矛盾,这一想法都很难实现。绝大多数时期的历朝历代,只要交阯(安南)承认其属国的地位,接受中央*府册封、接受朝贡关系、不与中央*府为敌即可。

历朝中央*府大多数时期的绥靖*策,反而助长了交阯(安南)的野心,导致其不断北侵,大量蚕食唐、宋朝以后历代的土地,同时也南下侵犯中央皇朝的属国占城国,迫使占城向安南称臣纳贡。安南只在表面上,臣服于强大时候的历朝中央*府,这种做法,其称之为:“内帝外王”。此后,据《宋史》卷四百八十八·列传载:劫掠广西三州之民,“久之,才送民二百二十一口,男子年十五以上皆刺额曰‘天子兵’,二十以上曰‘投南朝’,妇人刺左手曰‘官客’”。元末战乱,安南又乘机从元朝脱离出去,一度发兵攻入思明路永平寨(今越南谅山市奇穷河北岸),超越元代定界铜柱(界碑)二百余里,霸占丘温、庆远等五县。占领元朝思明路(明朝为思明府)的禄州(今越南高禄县)和西平州(今越南谅山),将国界从现越南谅山南的鸡陵关,北推到镇南关(今天的友谊关)南约3公里的坡垒关(当时的安南称之为:“坡罗唯关”)。安南还占领广西思明府所属的六县(今越南脱浪县等沿线中越边界各县)。

“坡罗唯关”(“罗唯”应是“垒”的合音),此称谓见于《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四十八),安南王陈日焜,给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派出行人(使者)陈诚的回信:“盖丘温当其要冲,往时自思明而入路州道。近时自凭祥入洞登道,皆小国林野之地,不便立站(立站:建立驿站),故立站于丘温,以当县之中,有县官馆待故也。至于交割夫骑,则各于疆界,如今坡罗唯关是也。……其思明府凭祥人,每岁与下国渊县人,交割夫骑于凭祥界坡罗唯关。”“坡罗唯关”明朝人称之为“坡垒关”。见《大明太宗文皇帝实录》(卷六十)“永乐四年(年)冬十月,乙未,是日,征讨安南右副将*新城侯张辅等,率师发凭祥,度坡垒关”。明代万历二十六年(年)十一月,就任广西巡抚的杨芳所著《殿粤要纂》(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有地图记载坡垒驿(关)在镇南关的南面。

再说安南侵占思明府之地,直到明初洪武十四年(年),思明府才有机会,向朝廷申诉这一情况。申诉状见于《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四十七):洪武二十九年十二月(年),朱元璋遣行人陈诚、吕让使安南,行人给安南的信上,有思明府土官知府*广成奏言:“本府自故元设置思明州,后改思明路*民总管府,所辖左江一路州县洞寨,东至上思州,南至铜柱(边境界碑)。元兵征交趾,去铜柱百里,立永平寨*民万户府,置兵戍守,而命交人供具*饷。元季扰乱,交人以兵攻破永平寨,遂越铜柱二百余里。侵夺思明属地丘温、如嶅、庆远、渊、托等五县,逼民附之。以是五县岁赋,皆令土官代输。前者本府失理于朝,遂致交人侵迫益甚,及告礼部任尚书立站于洞登,洞登实思明府地,而交人乃称属铜柱界。”

但此时,由于明朝皇帝朱元璋忙于肃清皇孙朱允炆的*敌,为建文帝登基铺垫后路。朱允炆登基后,又遇上“靖难之役”,被叔叔永乐皇帝朱棣所取代,故直到年,新上任的皇帝朱棣终于等到了机会,这机会就是安南陈朝,被黎季犛父子篡逆弑君,其孙陈天平请求发兵,为陈朝报仇雪恨,也更为收复自宋、元两朝左江地区、云南边境所失去的土地。

据《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三十)载:永乐二年(年)夏四月·癸酉,广西思明府知府*广成奏:“本府与安南接壤,禄州、西平州、永平寨皆先臣故地,迩岁安南屡兴兵侵夺,遂遽有之今遇,圣人悉遵旧制,思臣土地累世相传,伏望天恩明其疆域,谕使归还,不胜幸甚。”永乐皇帝朱棣当即纳了*广成所奏之议。

永乐四年(年)十月,朱棣在传檄安南官吏*民人等的《讨伐安南檄文》里,宣告了黎季犛父子“篡逆弑君”等二十大罪状,其中有三条是说安南黎季犛父子集团,侵占明朝土地的罪状:①“宁远州(元朝属云南,今越南莱州及其莱州以北地区)世奉中国职贡,黎贼恃强夺其七寨,占管人民杀虏男女罪九也。”②“侵占思明府录州、西平州、永平寨之地,及朝廷遣使索取,巧词支吾所还旧地,十无二三,罪十二也。”③“还地之后,又遣贼徒据西平州,劫杀朝廷命官,复谋来寇广西,罪十三也”(《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五十六)。

永乐四年冬十月·乙未·“是日,征讨安南右副将*新城侯张辅等,率师发凭祥,度坡垒关,”开始了为安南陈朝报仇复国的战争。在这段文字上,可见当时,现在“友谊关”所在的地址上,还没有“关”的出现。那么,凭祥的“镇南关”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首先,我们看看永乐五年(年)出现了什么大事:安南平定后,朱棣下旨寻找陈氏后代无果。安南人向明朝*府请愿,表示安南以前就是中国领地,陈氏已无后代,希望能归入中国,成为中国的一个郡。朱棣同意了这一提议,于永乐五年六月改安南为交趾,设置布*使司。

其次,元朝时期,安南所占据的思明府旧地,归入新设立的谅山府(原西平州,宋代为永平寨)管辖,包括了原思明府在元朝时管辖的几个州、县,与原不是西平州管辖的州、县——整个左江上游的谅山盆地。《太宗文皇帝实录》卷六十八,是这样记载谅山府管辖的范围的:“七源、上文、下文、万崖、广源、上思、下思朗七州,隶谅山府,本府亲领:新安、如敖、州巴、丘温、镇夷、渊、董七县,七源州领:水浪、琴、脱、容、披、平六县,上文州领:杯兰、庆远、库三县。以*平、南灵二州,隶新平府,本府亲领:福康、衙仪、知见三县,*平州领:*和、古邓、从质三县,南灵州领:丹裔、左平、后度三县。以演州隶演州府,演州领:千冬、芙蓉、芙□、□留、琼林四县”。由于当时广西的思明府与交阯的谅山府奇穷河北岸原永平寨,都是意义上大明皇朝的领地,所以元朝时安南占领的思明府(宋代为永平寨)土地,就没重新划给思明府管辖,而是新设一个府管理。这也就大致确定了,今天中越两国疆界的大致走向。

那么,镇南关是什么时候才建立的呢?其秘密就藏在永乐六年(年)春三月的一个奏折里,这奏折名叫《交阯布*司奏折》,是交阯总兵官、新城侯张辅写给朝廷的,奏折是这样写的:“交阯布*司奏:坡垒、丘温、隘留三处,乃交阯咽喉,其地瘴疠,官*难处。欲于近附思州、太平、田州等处,量起土库,设立卫所,如陕思西潼关,四川瞿塘之例。*隶民,广西隶交阯为便。”朱棣批复说“尔等其议行之。”“欲于近附思州……,量起土库,设立卫所,”这是“镇南关”设置的最初提议。在此,笔者要重点提请注意的是,张辅写给朝廷的奏折,是从*事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而不是从边界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也就是说,张辅要的“关”,是像潼关一样有战略纵深控制线的区域,而不是横向国家边界线的一个点。更何况,当时的安南,已经是明朝治下的一个地方了。

有建关的必要性了,那么,镇南关什么时候建成呢?《大明实录》没有说明,其他史书也没有说明。笔者多年来一直查阅相关的明代历史资料,最终只在明代《解学士文集》三卷中,找到了一首写于永乐七年(年),或前一年?题为“钦州”的七言绝句诗:“万里南交指顾间,不应取路镇南关;横州便出钦州去,十日藤舡往复还。”解缙(—),明代大臣,文学家。洪武二十一年(年)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与机要事务。解缙因为才学高而好直言被忌惮,屡遭贬黜,永乐五年(年),被朱棣贬为广西参议,并在半道直接改派,往交阯布*司为官。永乐七年(年)回南京后,因言获罪入狱,死于狱中。

诗中“不应取路镇南关”的一句说明,镇南关在年前,已有成名,所以镇南关的建成与命名,应该在永乐六、七年的时候,既在年至年之间建立并命名了“镇南关”。

对于镇南关确立建关的历史,我们知道了镇南关设关“如陕思(西)西潼关,四川瞿塘之例。”的原因,但仅仅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是不够的。那么,交阯总兵官新城侯张辅给朝廷奏折里说的“坡垒、丘温、隘留三处,乃交阯咽喉”,在什么地方?“思州、太平、田州等处,设立卫所,”在哪呢?又为什么“设立卫所,如陕思西潼关,四川瞿塘之例”呢?“*隶民,广西隶交阯为便”又是什么意思?

在古代,以水运为“高速公路交通网络体系”的农耕社会里,水运交通的历史是漫长的。时间推回到宋代,《永平寨道中》一诗,为宋代诗人陶弼(年-年)所作,“叠帐深千里,穷途令一隅。北风家信息,南斗客程途。岭势频开合,猿声乍有无。过溪人语笑,隔岸戍烟孤。”诗中描述乘船行进,过丘温去永平寨的快意与两岸的景色,说明宋朝的年前,永平寨(后称西平州,今越南谅山市奇穷河北岸)当时还归宋朝管辖。

《元史》列传第九十六·外夷二·安南条记载:“世祖中统二十二年(年)月三月,至思明州,镇南王复令移文与之,至禄州,复闻日烜调兵拒守丘温”。而《元诗选·二集》丙集(交州稿)里,辑录了,陈孚(-,一说1-)按顺序所著,题为《邕州》、《江州》、《度三花岭》、《思明州元日》、《思明州五首》、《度摩云岭至思凌州》、《禄州遇大风》、《交趾境丘温县》等诗。

可见,从《元史》记载的镇南王行*线路、陈孚写诗得到的行踪线路(今南宁市今崇左市江州区疑为崇左市到龙州县、宁明县的花山岩画等山岭今宁明县今宁明县寺浪乡思凌村今越南高禄今越南高禄县西南),看出:当时禄州还是元朝州县,丘温县已在元朝中期,没于交阯的事实。同时也说明了,当时进入安南(今越南),大多数是取道思明府过思凌州、禄州(今越南高禄)进入安南的丘温县。由于当时的安南统治集团,从未停止过对思明府的蚕食,元朝末年在吞并了丘温县之后,又继续吞并禄州,并开始封闭由丘温、禄州通往思明府的驿道,改成由洞登进坡垒关,以掩饰安南统治集团,抢占禄州的罪行。

在上述事件的年以后,明·洪武二十八年(年),“龙州土官赵宗寿屡诏令赴京,宗寿与群蛮结聚,拒命不出”。时年,明朝派大*进兵征讨。并谕安南:“令出米二万石运至沲海江,次沲海江(明江江口,在今龙州县上金乡三江口)去龙州程才半日”,“舟棹可达丘温”。但当时的安南,已然封闭了通达丘温这条水路,推说“致今龙州陆道艰险,乞止运至凭祥洞”。当时的刑部尚书杨靖,经过考察,洞明了安南阴谋:“其王年幼语言不通,*事皆为国相黎一元与其子澄所专,狙诈百出。颇闻赵宗寿已蒙恩宥,是以观望如此”的行为。好在赵宗寿能及早回头,服罪听命,避免了一次安南的强力渗透阴谋(《明太祖实录》卷二百三十八)。

俗话说“路是人走出来的”,思明府至丘温县的官设驿道,人不走了,路自然就没了。由于安南官方对思明府至丘温道路的封闭,至明初进入安南的道路,已改由凭祥对接,经凭祥到坡垒关、至丘温、至隘留关(谅山北郊),驿道的人气,由此急剧升温。

通过明史看出,当时的凭祥是思明府管辖的;龙州是太平府管辖的,龙州当时管辖了平而河通往当时交阯西平州(今越南谅山),与奇穷河对接的河道;田州府的镇边县(今那坡县)同样有溪流与当时交阯的河流对接。

在明代镇南关与平而关各分思明府与太平府管辖,约成书於万历二年(年)的《殊域周咨录》卷五·南蛮篇,有这样的记载:“弘治十年(年),(安南)其臣黎彦俊克贡使,欲由龙州(平而河水路)入南宁。凭祥知州李广宁以国初设镇南关,在其境,争之,闻于朝。诏如旧。”

其实,坡垒、丘温、隘留三处,约十四公里的这段地方,就是由坡垒关(今越南洞登北郊),至洞登东南、禄州(今高禄)西南,汇合两地交叉线上的丘温,再由丘温至谅山北郊隘留关的一段。这是明朝最便捷沟通当时交阯陆路的通道,所以称之为咽喉。张辅给朝廷的奏折里,除了考虑北方将士对南方气候的适应以外,更重要的是,考虑战略纵深防御体系的有效运用。这里可以在“设立卫所,如陕思西潼关,四川瞿塘之例”可以看出端倪。在明朝一千多个关隘与多个卫所里,为什么单单选潼关与瞿塘为参照呢?因为这两个一陆一水关,与当时的镇南关(陆关)与平而关(水关),有很强的直接参考价值。在张辅看来,镇南关与平而关,就是潼关与瞿塘的小型板。

镇南关与潼关相比,都有陆地天险可依。潼关,位于陕西省潼关县,它南依秦岭,北有*河东下之要,西有华山为屏,东有谷深崖绝、山峰连接,中通羊肠小道,仅容一车一骑,险厄峻极。潼关自唐至明、清,为了潼关的安全,沿约长3公里禁沟两侧,夯筑12个方形土台,作为防御性的*事堡垒。由于土台与潼关城基本连接,故称“十二连城”。与明朝镇南关、坡垒、丘温、一直到隘留关的地形相当,有像潼关一样有战略纵深控制线的区域。如果从战略纵深的*事地位,来考虑界首关的“首关”问题,这个问题就好解释了。

平而关与瞿塘相比,都有水上天险可依。瞿塘峡西起奉节县白帝山,东迄巫山县大溪镇,长八公里,是三峡中最短的一个,却最为雄伟险峻,峡以“雄”著称。瞿塘峡北岸在孟良梯对面,有铁锁关。当时,只要是在铁柱和石孔中间拉几道铁索,就可将长江封死,入侵之敌难以闯入。宋代曾有一位叫徐宗武的大将,在此设拦江铁锁7条,长余丈,用来锁江,以防元兵入侵。平而河可以依据瞿塘来打造。

《粤殿要撰》(明)里有关镇南关的图录

通过对现在凭祥市区至友谊关,南北走向的谷地走廊来看,再通过现在的凭祥市平而河与谅山省奇穷河来看,其对接的地形地貌,就是潼关与瞿塘要塞的小型版。在管理上,通过张辅提出的“*隶民,广西隶交阯为便”,也就是“设立卫所”的地方,是*事管辖范围,辖区内民众,归*事长官管理的*事化管理模式;在行*上,交阯归广西最高行*长官管理的设想,可以看出,明一代帅才张辅,在强化管理与就近管理的独特战略眼光。特别是张辅的对镇南关纵深积极防御体系的初步构想,还影响到了后期的明清两个朝代。

那么,到底有没有“界首关”这一说法?“镇南关”与“咘村关”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其实,史书上,并不真的像李家发先生说的那样:历史上有“界首”之称,并无“界首关”其名。史书还真有“界首关”的记载:《明实录世宗实录》卷之二百,嘉靖十六年(年)五月“广西由凭祥州入界首关,经卜邻站、濮上站,过富浪江,即东关矣。”毛伯温的《奉命南征疏》:“且闻征进之路,自广西南宁府由龙州至凭祥州,自凭祥三十里入界首关,即安南界也。”(《皇明经世文编》卷之一百五十八)还有如《明实录世宗实录》明嘉靖年间、《皇明经世文编》明·陈子龙、《东海文集》明·张弼、《明史》清·张廷玉、《读史方舆纪要》清·顾祖禹、《清史稿》民国·赵尔巽等编撰的史书,不下十几处地提到“界首关”这一名字。

可见,“镇南关”的关名是从*治上的意义来说的,“界首关”的关名是从*事上的意义来说的,“大南关”的关名与李家发先生论述的一样,应该是从设置上的分类上来体现的。但实际上,关楼的关名匾额,应该与清代一样,一直写着“镇南关”三个大字。

这在明朝嘉靖年间,毛伯温的上疏《奉命南征疏》与《祗献降图疏》中,各为界首关与镇南关,可以看出:征战主帅毛伯温,两个关名的用词,在两年之间变化的*治意义:嘉靖十六年(年)五月《奉命南征疏》“……所以二十余年贡使不至者。乃莫登庸背叛黎氏。非黎氏敢背叛中国也。声罪致讨。登庸者莫迯首恶之诛矣。且闻征进之路。自广西南宁府繇龙州至凭祥州。自凭祥三十里入界首关。即安南界也。……”此处用的是“界首关”。

嘉靖十八年(年)二月《祗献降图疏》“……敕谕事理、备行两广都布按三司及副参等官俱至凭祥、于镇南关内,开张幕府,高筑将台,上设龙亭。覆以*幄,前置令旗令牌。以下详列仪,注可为后法。以本年十一月初三日许令来降。莫登庸皂帽白衣,以练组自縳。至阶下,望阙跪伏叩头请死,赞礼生为之释缚,乃行五拜三叩头礼,捧表授其亲侄莫文明讫。复伏地请罪,令之起,乃敢起,既而其国中耆老士人及众夷民,次第俯伏陈状。……”此处用的是“镇南关”。值得一提的是,嘉靖十五年(年),是主帅兵部尚书毛伯温,通过两年的时间准备,在大*压境的情况之下,不费一刀一剑,迫降了莫登庸,讨平安南的。这个受降仪式由毛伯温亲自主持。

关于“咘村关”的说法,李家发先生认为对以下史料的读句为:(注意下文的文字空格的句读)“督同龙州并凭祥县起夫接递,打发出咘村关外”。笔者认为,该史料的读句,应为“督同龙州并凭祥县,起夫接递,打发出咘村关外。”更为合适。笔者曾与凭祥市文史专家进行深入探讨,同时做实地调查,当地文史专家认为:咘村确有其名当地壮语叫“蛮咘”,当地也有“龙门关”的关名,但“龙门关”只是天然形成的两座石山峰丛,从来没有什么设“关”的建筑遗迹。

关于历史上镇南关别名的一些记载。1、南交关。《粤西诗载粤西文载粤西丛载》·第4部分,明代正德五年(年),鲁铎写的题为“入南交关”七言绝句一首“寒雨*昏渐有声,停骖坡垒欲三更,使臣分得天瓢水,一洗南交瘴疠清。”2、南郊关。《邹襄惠公俟知堂集》明·邹守愚(?-)的“安南议”:“广西道到龙州、宜分为二道。左道从凭祥州、过南郊关、进文渊州”。

结论:依据史书记载与综合考证,明永乐六年(年)由当朝英国公张辅提请建关,镇南关建关时,是以潼关的防御纵深理论体系来设计,永乐七年(年)建成并命名为镇南关,其纵深范围由镇南关、坡垒关、丘温卫、隘留关一线纵深防卫系统组成。因镇南关地处凭祥南界,是防御系统的首个关口,所以亦称界首关,亦由于在镇南关本关范围,形成相对独立的、北小南大的内外关口构筑的防御体系,故南边的叫大南关,简称南关。此后,由于防御系统内收,镇南关前出至边境一线,所以明正德年间(年—年),也一度叫南交(郊)关。但镇南关一直都是最重要的关名称谓。关楼“镇南关”的匾额一直沿用到年改为睦南关为止。

由此,今友谊关沿革为:明朝永乐六年(年)由英国公张辅提请建关,永乐七年(年)建成并命名为“镇南关”,亦称为“界首关”、“大南关”,简称“南关”;明代正德五年(年)别称“南交关”与“南郊关”。年改名睦南关,年更名为友谊关至今。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