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张峰通讯员张新华
山城重庆,名不虚传。
采访团乘坐小巴车从奉节县城出发去盛产脐橙的安坪乡三沱村,需要渡过长江,再沿着半山腰开出来的盘山公路蜿蜒前行。行至半山腰,往上数百米是碎石,往下数百米是滚滚长江。绕过山体滑坡和掉落的碎石,行驶了50多分钟后到达村里才发现,奉节县城就隔江相望。
路过一处山体滑坡,记者请求车辆暂停拍一张照片。“拍完了抓紧走,千万注意安全。”大家心照不宣,一旦有稍大点的石头从山上滚落,就有可能把小巴车撞进脚下数百米的长江。尽量不停留是默认的行车规则。
“您下乡的时候开车经过这种路不害怕吗?”
“我们有纪律,不让驾驶机动车。”同行的滨州援助奉节干部、奉节县扶贫办副主任栾强一不小心说出了实情。这是援奉节工作组来到后强调的第一条纪律,至今有效,谁也不能违反。
栾强说,安坪乡算是近的,奉节县最远的乡镇是云雾乡,“云雾乡,你就听这名字吧,多公里的路,单程要颠簸3个多小时,都赶上滨州去北京了。”即便这样,栾强还是去了3次。
滨州干部的付出,当地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栾强的手机里保存着几张照片,那是年6月份,他接棒对接贫困户廖菊清时同行人帮着拍的。
67岁的廖菊清是岩湾乡板仓村一名独居村民,孩子在安徽工作,平时对老人也照应不上。于是,廖菊清家里有大小事都是栾强帮着协调,成了他最亲密的家人。照片中,老廖把手臂搭在栾强肩上,笑得合不拢嘴,“你看,老廖笑得多开心。”
从年开始,滨州市就和奉节县开展了东西部扶贫协作,奉节县累计接收山东省和滨州市援助资金1.66亿元。特别是年以来,滨州市进一步加大扶贫协作力度,为奉节县培训党政干部人次、专业技术人员人次,实施帮扶项目33个,山东65名教师、医生和农业技术人才来奉节支援,“万吨奉节脐橙进山东”成了消费扶贫的靓丽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