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县的流水账发出后,文中有一句:最不用担心的就是失望。一位朋友有点疑问,说怎么看着这句怪怪的?
另一位朋友说:因为失望总会如约而至,或者意外相逢。
我解释说,就上下文来讲,的确是说县城吃饭不让人失望。但更多时候,失望总是不请自来。
如今在国内闲逛,让你几乎感受不到失望的地方,已经十分稀罕了,没想到忠县之后到达的云阳,恰恰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24日,雨中远眺了石宝寨,离开忠县,到达云阳县,出高速没有遇到防疫检查。
一路沿着江边,到达酒店。直面长江,毫无遮拦,雨雾缥缈,如面对流动的巨幅水墨山水。酒店位置景观一级棒,内部的设计装修现代专业,服务也好,走进房间的第一时间,我和夫人异口同声决定多住一天。
离开海南以来,从红水河边的大化、天峨,从桐梓到忠县,几乎每天都是江景房,而云阳这一段的长江最富有诗意,最让人着迷,像极了害羞的小姑娘。
午饭就在选酒店旁边,火锅最配这阴雨的天气,大概是过了饭点,我们独享整座大厅,面对窗外,不见长江滚滚来,只有火锅滚滚开。自从三峡大坝建好后,滚滚长江不再起波澜,在这里尤其平静地如同湖面一样,你甚至感觉不到它在流动。如同被驯服的猛兽,昔日奔腾的长江被关进了笼子里,温顺绵软,再无奔腾万里的气势。
在某些人眼里,大概一切都是可以被驯服,被关起来的,譬如奔腾的大江大河,充满活力的城市。
在房间休息够了,雨后江边散步,看不够那远山上的云,更喜欢脚下的滨江绿道,这条长长的步道,让我看到了美景,亲近了长江,感受到了一座城市对人的友好和温度。
两天里林林总总大概沿着步道走了两万步,也只走了其中的三分之一左右,还有很多地方没有走到,绿道总长超过10公里。
在欧洲大大小小的城市里,走路不仅仅是主要的交通方式,更是一个享受的过程,这正是欧洲城市吸引我让我喜欢的原因。这几年在国内城市溜达,我也特别喜欢通过步行去感受一座城市内在的气质。在云阳,完全没有想到一座偏僻的小县城会有如此高水平的城市绿道,在我走过的国内数百座大小城市中,云阳绿道堪称一流。
近年来有钱没钱,大城小城都特别在意城市景观的打造,从大建特建地标性建筑,开始转向了景观带的打造,有江有河的城市几乎都花大力气搞滨河、滨江景观带,沿江绿道也成了热门时髦的标配,有美观实用的,有华而不实的,有标新立异的,有画蛇添足的,也有丑陋破败的。但总的来讲,个人认为把公共财政花费在人员密集的市中心,尤其是老城的整体提升改造上,总比不切实际地扩大城市规模,不停滴建新城,建千奇百怪的地标建筑,要对市民更加有益。
从自然条件和人工打造两个维度,可以简单地把城市景观和绿道划分出四种典型的分类:
1、自然条件好,人工打造优,可谓好上加好,恰到好处;
2、自然条件好,人工打造差,可谓画蛇添足、开发性破坏;
3、自然条件差,人工打造差,可谓雪上加霜;
4、自然条件差,人工打造优,可谓化腐朽为神奇。
云阳绿道属于第四类。
查阅资料得知,虽然面对长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改造前云阳城市的滨水公共空间的匮乏且质量低下,城市水岸缺乏合理的开发,仅有的几个公园、广场已经破败,吸引力缺失。大量城市建设导致滨水绿地水平方向的断裂,而江岸高耸的自然崖壁和护坡工程则使得城市与江面在垂直方向上脱离,基本上是一种破碎的滨水地带。
经过人工打造,改善了原有空间品质,转变荒地和废弃地为功能丰富的各种公共空间,以连续的绿道整合破碎的滨水界面,将市民的公共生活带到水岸,并且合理利用消落带土地、让动态涨落的水面带来独特的景观风貌。最终,一条超过10公里的立体生态走廊把壮丽的长江、秀美的山城以及市民生活紧密连接在一起,激发了这座城市潜在的魅力。
总平面图
我不信人定胜天那一套口号,但我相信人改造自然的力量是巨大的,很多时候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当然,更多的时候,也可以化神奇为腐朽。
此次走过的长江沿岸的丰都、忠县、云阳和奉节四座城市,云阳不仅是出类拔萃的,也是十分稀缺的。我之所以花费很多文字在一座小县城的绿道上,正是因为它在当下中国的稀缺性。
原本四座城市都依山傍水,紧邻长江,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同时也都经历了三峡大坝建设带来的城市新建改造的历史机遇,本应展现在眼前的是四座既相似又各有千秋的美丽的长江山城,然而,现在看来只有云阳表现优秀,堪称现代宜居的美丽山城。忠县保留了老山城的烟火气,也还不错。丰都新城完全画地为牢任由房地产商打造,不过是一个个围在墙里的住宅小区的集合体,公共空间和老城则是千万个石头球墩子一堵了之,完全忽视市民作为城市主人的需求。最令人失望的是奉节,留待单述。
在我的心目中,城市无论大小,首先应该是现代化的。现代化并不仅仅是高楼大厦,欧式罗马柱,当然更不是新建一堆仿古建筑,借以复兴城市历史上的辉煌。现代化是一种理念,一种渗透到城市每一个角落里的以人为本、绿色环保、美观实用的理念。即使最古老的城墙,也可以融入和体现出一座城市的现代化。
和绝大多数普通人一样,我不是城市规划专家。但是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不是美的创造者,但并不妨碍我们欣赏美,享受美。正如面对那些伟大的艺术作品,虽然我无法言说它的美,但我会被美打动,被美震撼,我知道美就在眼前。走在云阳的滨江绿道上,我无法向你言说它的美好,但我相信,当你漫步其中,一定会和我一样,爱不释脚。
漫步在云阳的滨江绿道上,我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享受,一种行走在既现代又中国的城市中的享受,眼睛享受着美丽的中国山水画卷,身体享受着现代城市的舒适和便利。
到云阳,不能不到张飞庙。
同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忠县石宝寨、云阳张飞庙和奉节白帝城,是重庆到长江三峡沿岸最具价值的地面文物。由于原址被三峡水库淹没,张飞庙被异地搬迁到上游30公里的云阳新县城对岸盘石镇。正好与所住酒店隔长江相望。
张飞庙结义楼面临长江的石壁上,从右至左镶嵌着闻名川江的“江上风清”4个大字,每个约2米见方,其名气不亚于张飞庙本身。有趣的是,酒店名称正是取其从左至右的读法“清风上江”。
光绪末年,曾做过国子监学正的云阳籍书法家彭聚星,回云阳养病时题写了“江上风清”这4个遒劲的大字。文史专家胡亚星研究认为,“江上风清”出自苏轼《前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张飞庙现存建筑近90%的构件都是老庙拆迁来的材料,依然保持依山、坐岩、临江的地理特征。微风细雨,没有其他游客,拾阶而上,层层迭起殿宇巍峨,气势恢宏。庙内建筑布局紧凑、层迭错落,庙外黄桷梯道、石桥涧流、竹木掩映,山水园林与庙祠建筑浑然一体,秀美清幽。
张飞庙高处平台正是远眺云阳城近看长江水的好地方,正可谓: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高速出口大幅广告牌上写着“万里长江,天生云阳”的广告语,我发朋友圈的时候写成了天上云阳。其实天上也挺准确,行走在江边的绿道上,抬头望去,高处的楼房都在云雾之上不见踪影,不就是在天上么。
云阳因为有一道登云梯而被誉为三峡梯城。梯道起于长江边的滨江大道,止于县城至高点磐石城下,全长米、宽30米、共级,垂直高度达多米,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梯”。
借用一张网上的图片。
莫说下雨,就是晴天,要爬上这个台阶,也是需要一点心理准备的。我们直接开车到顶,穿过空寂的广场,来到云梯最高处,云雾中走上来一老者,飘飘然若仙,问他走上来用时多久,答曰:15分钟。愕然!
上前一看,原来云梯是分段的,连接着城市不同高度的主干道,老者大概是从最上面一段开始步行的。
从下往上看时,云梯被涂抹成一幅幅画。在云阳,不仅有沿江绿道,还有登山云梯。当然,这原本是长江山城的标配才对。
登云梯顶端的云顶广场边,是三峡文物园。自1年11月启动迁建,按照异地搬迁、原样复建的原则,将云阳三峡工程淹没区内原文昌宫、帝主宫、东岳庙、陕西箭楼、维新学堂、云阳南城门、夏黄氏节孝牌坊、长滩石碑亭、六岗石题刻、牛尾石岩画、龙脊石题刻等十一处文物集中搬迁到园内,被誉为“一部浓缩库区历史的活教材”。
文物园免费开放,又是我们两人独享。
空山新雨,曲径通幽,漫步其中,神清气爽。在这净雅的小院中,泡一壶清茶,该是何等的享受啊!只可惜茶室大门紧闭,没有营业。
云顶广场再往上,山的顶端有一个山寨,俗名磨盘寨,雅名为磐石城。南宋末年,蒙古军队自陕入川。为抗击蒙古军队,南宋淳佑二年(),余阶受任四川安抚处置使后,在长江、嘉陵江及一些交通要冲选择有15处寨堡进行改造建设,使之成为进退两利、攻守皆备的战略防御重点。这15处寨堡中最有名的当然是合川钓鱼城了。因蒙哥战死于钓鱼城后,蒙古军队后撤,磐石城没有发生过像钓鱼城那样的著名战役,其名声也就稍为逊色。
如今正在维修,无法登顶。
从三峡文物园看磐石城
云阳城自长江边沿山而上,最高处是一个巨大的绿色公园,可登云梯而上,可开车直达,山上还有文物园和磐石城。从平面图上看,城市外围有长江和澎溪河环绕,中心是一个巨大的绿色公园,位置如同北京的故宫中南海和纽约的中央公园,只是云阳是立体的,下面是水,上面是山。
回到江边,吃过午饭,在长江和澎溪河相会的两江广场溜达。占据江边最佳位置的一座高楼是老年康养中心,包括一楼的老年食堂等多处设施同时服务于周边社区的老人。在江边大树下,终于看到了熟悉的场景,摆满了麻将桌。江边,一个小伙子依靠着护栏,久久凝视着长江。江中,不少人在游泳。
等我老到岁数时,真想来这里度假养老,住上些日子。
短短两日,令我爱不释脚。云阳,是我心目中的现代宜居、如诗如画的长江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