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桥党参来源于湖北恩施西北边陲板桥镇,在历史上,板桥党与长江三峡沿岸的八仙党、单枝党等,统称为“条党参”,位列中国八大名党次席。在品质评价下,仅弱于西路党参中的防党和纹党参。下面是关于恩施特产-板桥党参,恩施板桥党参功效等详细内容介绍。
一、板桥党参特点
板桥党参,中药材著名品种,湖北省的特产,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产品。原产于恩施市板桥镇,年7月被正式确定为“中国板党”,也称“板桥党参”,简称“板党”。板桥党参,有效成分含量高,品质优良,被列为中国四大名党参之首。
板党根含挥发油、黄苓素、板桥党参含多种葡萄糖、微量生物碱、皂甙、蛋白质等成分,每克含硒量达0.04ppm。以根入药,是调理身体,益气、补虚、提高免疫力的最佳食材之一。具有补气血、养脾胃、润肺生津、治疗身体虚弱之功能。可炖肉吃,泡酒饮。在国外,板党的功效与人参有同等之说。它条直且长,头小,身粗,尾细,分枝少,狮子头,泥鳅尾,皮皱,糙米色,菊花心,糖质软,嚼之无渣,尤以干后不返糖而利于长期保存。.马耀南等编著《中药材商品规格质量鉴别》中载,“板党”主产于湖北恩施,商品鉴定特征为:板桥党参,根条直长,圆柱形,单枝尾端顺细,芦头较细,表面灰黄色,全体有疏距为均匀的线状,横长皮孔,上半部尤为明显,质结实,断面菊花心明显,气香,嚼之无渣。
二、板桥党参产地特色
板桥镇位于恩施市西北边陲,与重庆市奉节县接壤,既是连接鄂、渝、川的咽喉要塞,也是鄂西南通往渝东的省际边贸口子镇。板桥镇平均海拔高度.5米。春秋相连,冬季寒冷,年平均气温10℃左右,最适党参生长。板桥秉承大自然赋予的独特气候,孕育丰富的自然资源,仅名贵中草药就有多种,独产于境内的“中国板党”,名列中国四大名党之首,堪称华中一绝。
三、板桥党参历史发展
板桥党参最早为野生,相传14世纪时(明洪武年间),有王氏兄弟二人板桥镇药农晾晒党参上山挖党参,然后到邻近的奉节出售,被巫山大昌镇的江西帮“同昌洋”药号收购,通过精细加工装箱后,顺长江水路运到汉口、九江、上海等地销售。各路客商还在板桥镇上门收购,由于有江西帮和四川帮两大药帮的药号,党参上市时节,在板桥镇设药店达20余家,使不足百户人家的板桥市场出现了繁荣的景象,板桥镇也随之闻名,外界曾一度将板桥镇称之为“板桥市”。
板桥党参由野生转为栽培始于清代。19世纪初(清·嘉庆年间)《施南府志》载:“板桥嵩坝百余家,大半药师兼药户,刀砍火种笑人忙,抛却农书翻药谱,雪后点种子匀排,云叶燕时芽渐吐,自然蔓长与藤抽,三年不用占晴雨”。详细记述了当时板桥党参由野生转为广泛栽种,成为中国党参传统道地产区。年,中国国家外经贸部将板桥党参定名为“中国板党”。.年,湖北省科技厅将板桥党参列为“湖北地道药材板桥镇党参基地。
四、板桥党参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组织了对板桥党参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经审查合格,批准自年4月27日起,对板桥党参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五、板桥党参保护范围
板桥党参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湖北省恩施市人民0《关于界定恩施“板桥党参”地理标志保护范围的建议的函》(恩市政[]78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湖北省恩施市板桥镇所辖行政区域。